目录
【臭黄荆叶】别名 斑鹊子
汉语拼音 chouhuangjingye
功能主治 ①《分类草药性》:"涂疮生肌,"
用法用量 外用:开水浸泡,捣绒涂。
药用部位 为马鞭草科植物臭黄荆的叶,植物形态详"臭黄荆子"条。
- 药材介绍
- 常用药方
- 药材图片
【别名】
斑鹊子【汉语拼音】
chouhuangjingye【加工采集】
4~7月采。【功能主治】
①《分类草药性》:"涂疮生肌。"②《重庆草药》:"解毒。敷对口疮或其他毒疮。"【性味】
味苦;性凉【用法用量】
外用:开水浸泡,捣绒涂。【归经】
心;肝二经【植物形态】
臭黄荆,灌木,植株高1-3m。多分枝,细弱,幼时有短柔毛,老时无毛。单叶对生;有短柄或近无柄;叶片卵状披针形至披针形,长1.5-8cm,宽1-3cm,基部楔形,全缘或中部有3-5钝齿,先端急尖至尾状尖,两面疏生柔毛,背面有紫红色腺点。聚伞花序顶生,呈圆锥花序状,被柔毛,长3.5-6cm,宽2-3cm;花萼杯状,长约2mm,5浅裂,裂片长约1mm,圆形或三角形;花冠黄色,长3-5mm,两面均被茸毛和黄色腺点,先端4裂,略呈二唇形,上唇1裂片宽,先端截平或微凹,下唇3裂片稍不相等;雄蕊4,2枚稍长;子房无毛,上部有黄色腺点。核果倒卵球形,长2.5-5mm,宽2.5-4mm。花、果期5-7月。生境分布:生长于海拔500-1000m的山坡林中或林缘。资源分布:分布于江西、湖北、四川、贵州。【药用部位】
为马鞭草科植物臭黄荆的叶,植物形态详"臭黄荆子"条。【来自何书】
《分类草药性》【用法用量】
外用:开水浸泡,捣绒涂。暂无常用药方
下一篇: 华山矾
猫油主治:主烧烫伤,。用法:猫油适量,涂擦。炮制:捕捉猫后,杀死,剥皮,剖腹,取出脂肪,置锅内小火炼制取出油,冷却。
蜣螂主治:癓瘕,惊痫,噎膈反胃,腹胀便秘,痔漏,疔肿,恶疮,。用法:蜣螂内服:煎汤,3-5g;研末,1-2g。外用:研末撒、调敷或捣烂敷。炮制:取原药材,除去杂质,用水洗净,干燥,筛去灰屑。
蜂蜡主治:外溃疡不敛,臁疮糜烂,创伤,烧、烫伤,。用法:蜂蜡外用适量,熔化敷患处;常作成药赋型剂及油膏基质。炮制:用时熔化,澄清,除去杂质。
白丁香主治:积聚,疝气,目翳,痈疽疮疖,扁桃体炎,。用法:白丁香内服:研末为丸、散,2.5-5g。外用:研细调敷或和乳汁点眼。炮制:去净泥土或杂质,晒干。
蜂胶主治:主胃溃疡;口腔溃疡;宫颈糜烂;带状疱疹;牛皮屑;银屑病;皮肤裂痛;鸡眼;烧烫伤蜂胶的禁忌。用法:蜂胶外用:适量,制成酊剂或软膏涂敷。内服:制成片剂或醇浸液,1-2g。
酸枣树皮主治:烧烫伤,外伤出血,月经不调,崩漏,。用法:酸枣树皮外用:适量,研末,撒布或调涂;或浸酒搽;或煎水喷涂;或熬膏涂。炮制:全年均可采剥,晒干。
獭皮毛主治:主水饮;痔疮;烧烫伤;外伤出血。用法:獭皮毛内服:煎汤,6-15g;或烧灰研末,3-6g。外用:适量,烧灰撒。炮制:宰杀后,剥取皮,撑开,晾开。
硇砂主治:癓瘕积聚,噎膈反胃,喉痹肿痛,痈肿,瘰疬,翳障,息肉,赘疣,。用法:硇砂外用:适量,研细撒;或调敷;或入膏贴;或化水点、涂。内服:0.3-1g,入丸、散。本品不入煎剂。炮制:1、硇砂:取原药材,除去杂质,砸成小块。2、制硇砂:取净硇砂,捣碎,研细,加开水溶化,过滤,再将滤液倒入容器内,加入适量醋,隔水加热蒸发,随时将液面析出白霜捞出,直至不析出为止。干燥。每硇砂100kg,用醋50kg。制后能使药物纯净,并降低毒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