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中药材 > 活血化瘀药 >

鸭嘴癀的偏方功效与作用介绍

发布时间:2022-12-17 20:31:19
鸭嘴癀

【鸭嘴癀】别名 调经草,田蛭草,鱼尾草

汉语拼音 yazuihuang

功能主治 活血,解毒,治月经不调,闭经,痛经,痢疾,口疮,乳痈,瘰疬,跌打损伤,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0.5~1两。外用:捣敷。

药用部位 为玄参科植物旱田草的全草。

  • 药材介绍
  • 常用药方
  • 药材图片
鸭嘴癀介绍

【别名】

调经草(《福建中草药》),田蛭草、鱼尾草(《广西药植名录》)。

【汉语拼音】

yazuihuang

【加工采集】

为分布于湖北、湖南、广东、广西、贵州、云南。科植物长蒴母草的全草。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Linderniaanagallis(Burm.F.)Pen-nell[L.cordifolia(Colsm.)Merr.]采收和储藏:夏、秋季采收,鲜用或切段晒干。

【功能主治】

活血,解毒。治月经不调,闭经,痛经,痢疾,口疮,乳痈,瘰疬,跌打损伤。①《福建中草药》:"理血行气。"②《广西药植名录》:"治红痢,口角炎,毒蛇咬伤,小儿疮疥。"

【性味】

《福建中草药》:"淡,平。"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0.5~1两。外用:捣敷。

【宜忌】

孕妇禁服。

【植物形态】

一年生草本,高10-40cm。根须状。茎开始单一,不久即分枝,下部匍匐长蔓,节上生根,花茎上举。叶对生;仅下部者有短柄;叶片三角状卵形、卵形或长圆形,长1-2cm,宽0.7-1.2cm,先端圆钝或急尖,基部截形或近心形,边缘具圆齿,两面均无毛。花单生于叶腋;花梗长1-2cm;花萼绿色,长4-5mm,5裂至基部,萼齿狭披针形,无毛;花冠白色或淡紫色,长0.8-1.2cm,上唇直立,卵形,2浅裂,下唇开展,3裂,裂片近相等;雄蕊4,前面2枚花丝的基部有短棒状附属物;柱头2裂。蒴果条状披针形,比萼长约2倍,室间2裂。种子卵圆形,有疣状突起。花期4-9月,果期6-11月。生境分布:生于海拔1500m以下的林边,溺爱旁及田野较湿润处。资源分布:分布于江西、福建、台湾、湖南、广东、广西、四川、贵州、云南。

【药用部位】

为玄参科植物旱田草的全草。

【来自何书】

《福建中草药》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0.5~1两。外用:捣敷。

【常见药方】


①治闭经:调经草一至二两,酒、水炖服;或加四物汤同煎服。

②治经期提前、退后或痛经:鲜旱田草一至二两。水煎服。

③治乳痈,背痈:鲜旱田草一至二两,酒、水煎服;渣调冷饭或红糖捣烂外敷。

④治瘰疬:鲜旱田草一至二两。水煎服。

⑤治跌打肿痛:鲜旱田草二至三两。酒炖服。(选方出《福建中草药》)

鸭嘴癀

上一篇: 蝉翼藤
下一篇: 珍珠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