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确认融资费用
1.未确认融资费用
简单地说: 未确认融资费用具有资产类科目的形式、负债类科目的内容:
一、“未确认融资费用”账户的产生
《企业会计准则-租赁》第8条和第9条规定了承租人在融资租赁条件下租赁开始日应进行的会计处理。在租赁开始日,企业融资租赁资产超过企业资产总额30%时,承租人通常应当将租赁开始日租赁资产原账面价值与最低租赁付款额的现值两者中的较低者作为租入资产的入账价值,将最低租赁付款额作为长期应付款的入账价值,并将两者的差额记录为未确认融资费用。
显然,这只是未确认融资费用产生的分录表现,即租入资产的入账价值与最低租赁付款额的差额,而其实际的经济意义源于融资租赁的成立与确认。将一项租赁交易确认为融资租赁,意味着在实质上将与资产所有权有关的全部风险和报酬从出租方转移给了承租方,这时对于承租方而言,无论是从会计处理还是从经济实质上,都将此项资产视同自有资产,可以认为,承租方购买了该项融资租赁资产。承租方通过一次交易达到了既融资又融物的目的。
但是如果承租方不选择这种方式,而是通过资本市场向其他金融机构直接融资和借贷来获得必要的资金,然后再通过商品市场购买所需的资产,即通过两次交易也能达到融资和融物的目的。不过这样的话承租方就必须偿还所借本金及其产生的利息,这是显而易见的。因此,我们可以将未确认融资费用视为承租方必须向出租方支付的因融资而产生的利息,因为融资租赁本身就包含了融资的目的。
二、“未确认融资费用”账户的性质
《企业会计制度》在“会计科目名称和编号”部分将“未确认融资费用”作为资产类科目,但在《企业会计制度》“会计报表编制说明”和《企业会计准则-租赁》指南中,却都同时规定:在编制报表时,对“长期应付款”项目,应根据“长期应付款”科目的期末余额,减去“未确认融资费用”科目期末余额后的金额填列。显然,这里出现了前后矛盾:如果将“未确认融资费用”规定为资产类科目,那么应将其余额列示在报表的资产项目中,而不应从“长期应付款”项目中抵减;如果从报表列示的角度说它是负债(备抵)类科目,那么就没有必要将其规定为资产类科目。
通过以上分析,我们知道“未确认融资费用”账户所反映的内容,是融资租入固定资产所发生的应在租赁期内各个期间进行分摊的未实现的融资费用,换一个角度,我们可将其理解为由于融资而应承担的利息支出在租赁期内的分摊。尽管如此,对于承租方来说,“未确认融资费用” 既不是在未来预期可以为其带来一定的经济利益流入的项目,更不是其在期初已经支付待到以后期间摊销的待摊或者递延项目,所以,将“未确认融资费用”作为资产类科目是没有道理的。但是如果从会计分录形式看,它首次确认出现在会计分录的借方,而且后来摊销时转到了“财务费用”科目的借方,这样就具备了资产类科目的外在形式。
同时,“未确认融资费用”账户也不符合传统财务会计模式配比机制下的负债类科目的性质,这一点仅从会计分录形式就可以说明。但是如果把“未确认融资费用”理解为尚未支付而应预提的待到以后分摊的财务费用,那么,它就具有负债(备抵)类科目的内容。从这个角度出发,也就不难理解在编制报表时,对“长期应付款”项目,“应根据‘长期应付款’科目的期末余额,减去‘未确认融资费用’科目期末余额后的金额填列”了。因此,笔者赞同对“未确认融资费用”作双重理解,即资产类科目的形式、负债类科目的内容。
三、账务处理 :
(一)企业购入有关资产超过正常信用条件延期支付价款、实质上具有融资性质的,应按购买价款的现值,借记“固定资产”、“在建工程”、“无形资产”、“研发支出”等科目,按应支付的金额,贷记“长期应付款”科目,按其差额,借记本科目。采用实际利率法计算确定当期的利息费用,借记“财务费用”、“在建工程”、“研发支出”科目,贷记本科目。
(二)融资租入固定资产,在租赁期开始日,应按租赁准则确定的应计入固定资产成本的金额,借记“在建工程”或“固定资产”科目,按最低租赁付款额,贷记本科目,按发生的初始直接费用,贷记“银行存款”等科目,按其差额,借记本科目。采用实际利率法计算确定的当期利息费用,借记“财务费用”或 “在建工程”科目,贷记本科目。
期末借方余额,反映企业未确认融资费用的摊余价值。
2.怎样理解"未确认融资费用"
"未确认融资费用"实际上是负债类(长期应付款)的一个备抵科目,是融资租入固定资产所发生的应在租赁期内各个期间进行分摊的未实现的融资费用,也可以将其理解为由于融资而应承担的利息支出在租赁期内的分摊,实际上将它理解为利息也可以。
在购买固定资产时,由于固定资产可能会延期支付,实质上就是具有融资性质的,在实际支付的价款和购买的价款的现值之间形成一个差额,这个差额就是"未确认融资费用"。"未确认融资费用"在信用期内按实际利率法进行摊销,摊销金额计入财务费用或在建工程。
3.会计电算化建帐问题我住的地方是县城,还没有使用会计电算化,有一
首先要确认你单位准备用那一种财务软件,现在比较广泛用的是“用友”和“金蝶”软件,但他们都适合比较大型的企业,我不知你们的企业规模的大小,如果是大规模的企业,就可以用上述二种软件的任意一种,他们的价格比较贵,单机版的可能要万元以上,设有站点的就更贵了,每增加一个站点就要增加费用,如果是小规模的,这种小规模的软件较多,价格也相对便宜得多,你可到软件市场和网上搜索,看那种小型软件合适。
如何使用都会有说明书的,只要你会计算机,另外,你必须会手工建账,只要你会手工建账,电算化的建账与手工建账一样。 祝你工作顺利。
4.金蝶财务软件中企业会计制度和新企业会计准则的存货科目公式差别?
针对小企业会计核算的特点,本制度的会计科目设置和《企业会计制度》相比,做了一些删减、合并或调整。
具体列示如下: 1. 删减的会计科目 (1)“预付账款”科目; (2)“应收补贴款”科目; (3)“包装物”科目; (4)“材料成本差异”科目; (5)“自制半成品”科目; (6)“受托代销商品”科目; (7)“分期收款发出商品”科目; (8)“长期投资减值准备”科目; (9)“委托贷款”科目; (10)“固定资产减值准备”科目; (11)“在建工程减值准备”科目; (12)“无形资产减值准备”科目; (13)“未确认融资费用”科目; (14)“待处理财产损溢”科目; (15)“预收账款”科目; (16)“代销商品款”科目; (17)“预计负债”科目; (18)“应付债券”科目; (19)“专项应付款”科目; (20)“递延税款”科目; (21)“已归还投资”科目; (22)“劳务成本”科目; (23)“补贴收入”科目; 2. 调整的会计科目 (1) 将“应收股利”和“应收利息”科目合并为“应收股息”科目; (2) 将“原材料”科目改为“材料”科目; (3) 将“应付股利”科目改为“应付利润”科目; 3. 调整的二级明细科目 (1)“资本公积”科目下删减了“股权投资准备”、“拨款转入”明细科目; (2)“盈余公积”科目下删减了“储备基金”、“企业发展基金”、“利润归还投资”明细科目; (3)“利润分配”科目下删减了“提取储备基金”、“提取企业发展基金”、“提取职工奖励及福利基金”、“利润归还投资”、“应付优先股股利”、“应付普通股股利”明细科目;增加了“应付利润”明细科目;将“转作资本的普通股股利”明细科目改为“转作资本的利润”明细科目。 但是,如上列示并不是绝对的,本制度同时规定,在不影响对外提供统一财务会计报告的前提下,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自行增设或减少某些会计科目: (1)采用计划成本进行材料日常核算的小企业,可以增设“物资采购”和“材料成本差异”科目。
(2)预收款项和预付款项较多的小企业,可设置“预收账款”和“预付账款”科目。 (3)低值易耗品较少的小企业,可以将其并入“材料”科目。
(4)小企业内部各部门周转使用的备用金,可以增设“备用金”科目。 (5)小企业接受其他单位委托代销商品,可以增设“受托代销商品”、“代销商品款”科目。
(6)小企业根据自身的规模和管理等要求,可以将“生产成本”、“制造费用”科目合并为“生产费用”科目,并设置相关的明细科目。 (7)对外提供劳务较多的小企业,可以增设“劳务成本”科目核算所提供劳务的成本。
5.未确认融资费用是什么科目的
一、未确认融资费用是什么科目?
未确认融资费用属于负债类科目。未确认融资费用科目核算企业应当分期计入利息费用的未确认融资费用。
1、本科目核算企业应当分期计入利息费用的未确认融资费用。
2、本科目应当按照未确认融资费用项目进行明细核算。
3、未确认融资费用的主要账务处理
(一)企业购入有关资产超过正常信用条件延期支付价款、实质上具有融资性质的,应按购买价款的现值,借记“固定资产”、“在建工程”、“无形资产”、“研发支出”等科目,按应支付的金额,贷记“长期应付款”科目,按其差额,借记本科目。
采用实际利率法计算确定当期的利息费用,借记“财务费用”、“在建工程”、“研发支出”科目,贷记本科目。
(二)企业融资租入的固定资产,在租赁期开始日,按应计入固定资产成本的金额(租赁开始日租赁资产公允价值与最低租赁付款额现值两者中较低者,加上初始直接费用),借记“在建工程”或“固定资产”科目,按最低租赁付款额,贷记“长期应付款”科目,按发生的初始直接费用,贷记“银行存款”等科目,按其差额,借记本科目。
采用实际利率法分期摊销未确认融资费用,借记“财务费用”、“在建工程”等科目,贷记本科目。
四、本科目期末借方余额,反映企业未确认融资费用的摊余价值。
二、分摊率的确定
未确认融资费用分摊率的确定:
《企业会计准则——租赁》对融资租赁业务的承租人会计处理规定如下:在租赁开始日,承租人通常应当将租赁开始日租赁资产原账面价值与最低租赁付款额的现值两者中较低者作为租入资产的入账价值,将最低租赁付款额作为长期应付款的入账价值,并将两者的差额记为未确认融资费用。但是如果该项租赁资产占企业资产总额的比例不大,承租人在租赁开始日可按最低租赁付款额记录租人资产和长期应付款。未确认融资费用应当在租赁期内各个期间进行分摊。承租人可以采用实际利率法分摊未确认融资费用,采用此法的关键是未确认融资费用的分摊率的确定。
①租赁资产按最低租赁付款额的现值作为入账价值时,应将最低租赁付款额折为现值时的折现率确定为未确认融资费用分摊率;
②租赁资产按租赁资产原账面价值作为入账价值时,应将使最低租赁付款额的现值等于租赁资产原账面价值的折现率作为未确认融资费用分摊率;
③租赁资产:按最低租赁付款额作为入账价值时,不存在未确认融资费用,故无需进行分摊。
未确认融资费用所呈现的的相关内容就是指的固定资产或者是无形资产在租赁期的未实现进行的融资费用。可以看做承租方必须向出租房需要支付的融资利息。也就是在融资而需要担负的利息支付支出的分摊。,因为融资租赁本身就包含了融资的目的。
延伸阅读:
融资租赁期限是多久
企业债务融资方式有哪些?
小企业融资方式类型有哪些?
6.未确认融资费用转入长期应付款要做记账凭证吗
什么是你所称的“未确认融资费用转入长期应付款”?
据我所知,未确认融资费用与长期应付款发生联系只有下述两种情况:
1. 在企业融资租入的固定资产时,在租赁期开始日,按应计入固定资产成本的金额(租赁开始日租赁资产公允价值与最低租赁付款额现值两者中较低者,加上初始直接费用),借记“在建工程”或“固定资产”科目,按最低租赁付款额,贷记“长期应付款”科目,按发生的初始直接费用,贷记“银行存款”等科目,按其差额,借记未确认融资费用科目。
这时当然是必须要做记账凭证的。
2. 在期末,将各科目填列到资产负债表时,长期应付款的列报金额为扣除未确认融资费用的余额。资产负债表中看不到未确认融资费用,它是长期应付款的抵减项目。
这时是不用做记账凭证的,因为只是财务报表列报的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