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水葱】别名 水丈葱
汉语拼音 shuicong
功能主治 《南京民间药草》:通利小便,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
药用部位 为莎草科植物水葱的茎。
- 药材介绍
- 常用药方
- 药材图片
【别名】
水丈葱(《药材学》)。【汉语拼音】
shuicong【加工采集】
夏、秋采收,晒干或鲜用。【药材鉴别】
干燥茎,扁圆柱形或扁平长条形,长60~100厘米,径4~9毫米,亦有更粗的。外表淡黄棕色,有光泽,具纵直纹理,隐约可见横环纹;节少,稍隆起。花序淡黄色。质轻而韧,不易折断,切断面类白色,小孔多似海绵状。气味微弱。以干燥、色青、无根、无泥为佳。【炮制】
清水洗净,切段,晒干。【功能主治】
《南京民间药草》:"通利小便。"【性味】
淡,平。【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归经】
膀胱经【植物形态】
水葱多年生草本。根茎匍匐,具多数须根。秆圆柱状,高1~2米,基部具膜质叶鞘,长可达38厘米,最上面一叶鞘具叶片。叶片线形,长1.5~11厘米。苞片1枚,为秆的延长,直立,钻状,常短于花序;长侧枝聚伞花序简单或复出;轴射枝长可达5厘米,一面凸,一面凹,边缘有锯齿;小穗单生或2~3个簇生,卵形成长圆形,长5~10毫米;鳞片椭圆形或宽卵形,长约3毫米,先端稍凹,具短尖,膜质,棕色或紫褐色,背有锈色小点,边缘具缘毛;下位刚毛6条,红棕色,有倒刺;雄蕊3;柱头2,罕3,长于花柱,小坚果倒卵形或椭圆形,双凸状,长约2毫米。花、果期6~9月。生于湖边或浅水塘中。分布东北、内蒙古、陕西、山西、甘肃、新疆、河北、江苏、贵州、四川、云南等地。【药用部位】
为莎草科植物水葱的茎。【来自何书】
《南京民间药草》【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
【常见药方】
治小便不通:水葱、蟋蟀。煎水服。(《药材学》)
下一篇: 竹节草
生姜皮主治:水肿初起,小便不利,。用法:生姜皮内服:煎汤,2-6g。炮制:现行,取生姜,除去须根及杂质,洗净,刮取皮层,晒干,筛去灰屑。
楮树白皮主治:水肿气满、气短咳嗽,肠风血痢,妇人血崩,。用法:楮树白皮内服:煎汤,2~3钱;酿酒或入丸、散。外用:煎水洗,或烧存性研末点眼。
天胡荽主治:黄疸型传染性肝炎,肝硬化腹水,胆石症,泌尿系感染,泌尿系结石,伤风感冒,咳嗽,百日咳,咽喉炎,扁桃体炎,目翳;湿疹,带状疱疹,衄血,。用法:天胡荽3~5钱;外用适量,鲜品捣烂敷患处。
金鱼主治:水臌,黄疸,水肿,小便不利,肺炎,咳嗽,百日咳,。用法:金鱼煎汤,1-3条;或捣烂绞汁,或煅存性研末,每次1条。
螺蛳主治:黄疸,水肿,淋浊,消渴,痢疾,目赤翳障,痔疮,肿毒,。用法:螺蛳内服:煮食,20个或煎汤;或捣汁。外用:适量,捣敷。炮制:四季均可捕获。洗净用。
针砂主治:惊悸癫狂,血虚黄肿,泄泻下痢,尿少水肿,风湿痹痛,项下气瘿,。用法:针砂内服:煎汤,9-15g;或入丸、散。外用:适量,和药敷熨。炮制:针砂:现行,取原药材,除去杂质,簸去灰屑,砸碎,碾粉。醋针砂:现行,取净针砂置适宜的容器内,用无烟武火加热煅至红透,趁热倒入醋内浸淬,取出,晾干。每针砂100kg,用醋20kg。
蚕豆壳主治:主水肿,脚气,小便不利,吐血,胎漏,下血,天泡疮,黄水疮,瘰疬,。用法:蚕豆壳内服:煎汤,9-15g。外用:适量,煅存性研末调敷。炮制:取蚕豆放水中浸透,剥下豆壳,晒干。
乌鱼蛋主治:水肿,。用法:乌鱼蛋内服:煮食,10-30g。炮制:春、夏季间采捞,洗净,加工干燥即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