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中药材 > 清热药 >

木蓝的偏方功效与作用介绍

发布时间:2022-12-19 14:51:51
木蓝

【木蓝】别名 槐蓝,大蓝,大蓝青,水蓝,小青,印度蓝,青仔草,野青靛

汉语拼音 mulan

功能主治 清热解毒,去瘀止血。治乙型脑炎,腮腺炎,目赤,疮肿,吐血。①《生草药性备要》:"消疮肿,去瘀生新。""叶治眼...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0.5~1两.外用:煎水洗或捣敷。

药用部位 为豆科植物木蓝的叶及茎。

  • 药材介绍
  • 常用药方
  • 药材图片
木蓝介绍

【别名】

槐蓝(《本草拾遗》),大蓝、大蓝青(《生草药性备要》),水蓝(《岭南采药录》),小青、印度蓝(《中国树木分类学》),青仔草、野青靛(《福建中草药》)。

【汉语拼音】

mulan

【成份】

全草含靛甙,水解后生成3-羟基吲哚,此成分氧化生成靛败。种子含多糖。

【加工采集】

夏、秋采收。

【功能主治】

清热解毒,去瘀止血。治乙型脑炎,腮腺炎,目赤,疮肿,吐血。①《生草药性备要》:"消疮肿,去瘀生新。""叶治眼热膜,吐血。"②《福建中草药》:"清热解毒。"

【性味】

苦,寒。①《生草药性备要》:"味淡,性寒。"②《福建中草药》:"微苦,寒。"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0.5~1两.外用:煎水洗或捣敷。

【备注】

本植物的根(大靛根)以及叶的加工制成品(青黛、蓝靛)亦供药用,各详专条。

【植物形态】

木蓝直立灌木,高40~60厘米。小枝被银白色短毛。单数羽状复叶,互生,长3~5厘米;小叶通常9~13片。对生,卵。枚矩圃形或长椭圆形,长1.5~1.8厘米,全缘,披有丁字形毛,叶干时带蓝黑色。总状花序,疏松,近无梗,长1.6~3.5厘米;萼小,斜形,银白色,上部5齿裂,齿牙与萼筒等长;花冠蝶形,红黄色,旗瓣圆形至矩形,翼瓣卵圆形,微与龙骨瓣相连,龙骨瓣匙形,爪上有一距;雄蕊10,2束;子房无柄,花柱短,内弯,柱头头状。荚果长约2.5厘米,无毛。种子8~12枚,不为念珠状。野生或栽培。分布于山东、江苏、福建、台湾、广东、广西、湖北、四川、云南等地。本植物的根(大靛根)以及叶的加工制成品(青黛、蓝靛)亦供药用,各详专条。

【药用部位】

为豆科植物木蓝的叶及茎。

【来自何书】

《本草图经》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0.5~1两.外用:煎水洗或捣敷。

【常见药方】


①预防乙型脑炎:木蓝鲜枝叶五钱至一两,水煎服。每三天一次,连服数次。

②治乙型脑炎:木蓝鲜全草二至三两,水煎服。

③治腮腺炎:木蓝鲜全草一两,水煎服;另用木蓝鲜叶和醋捣烂绞汁,涂抹患处。(选方出《福建中草药》)

木蓝

上一篇: 鬼羽箭
下一篇: 白桦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