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中药材 > 清热药 >

齿叶草的偏方功效与作用介绍

发布时间:2022-12-19 14:52:30
齿叶草

【齿叶草】别名 疗齿草

汉语拼音 chiyecao

功能主治 清热燥湿,凉血止痛。治热性传染病,肝胆瘀热,瘀血作痛。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3-15g。

药用部位 为玄参科植物齿叶草的全草。

  • 药材介绍
  • 常用药方
  • 药材图片
齿叶草介绍

【别名】

疗齿草(《内蒙古中草药》)。

【汉语拼音】

chiyecao

【成份】

全草含桃叶珊瑚甙、齿叶草甙。还含生物碱。

【加工采集】

夏、秋开花时采收,阴干。

【药理作用】

全草所含桃叶珊瑚甙对小鼠有泻下作用,服后6h起效,ED50为0.39g/kg[1],并有促进尿酸排泄的作用[2]。

【功能主治】

清热燥湿,凉血止痛。治热性传染病,肝胆瘀热,瘀血作痛。

【性味】

苦,凉,有小毒。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3-15g。

【植物形态】

齿叶草一年生草本,高20~35厘米。茎直立,多分枝,全株密生伏毛。叶对生,无柄,线状披针形,先端尖,边缘有疏锯齿,稀近全缘。花在枝梢腋生呈总状;萼管状或钟状,4裂;花冠紫红色或污粉红色,筒状,盔瓣凹陷,顶部全缘或微缺,下唇近等长,3裂;雄蕊4,2长2短,藏于盔瓣下。蒴果长椭圆形或长卵形,压扁,有毛。种子多数,下垂,有纵槽。生于草原、沙质地、河岸、山阴坡草地等处。分布我国东北部至西北部。

【药用部位】

为玄参科植物齿叶草的全草。

【来自何书】

《内蒙古中草药》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3-15g。

【常见药方】


①治肝火头痛,胁痛:齿叶草一钱,煎汤,每日三次服。

②治肝胆瘀热:齿叶草、当药、胡连、栀子各五钱,煎汤服,每日三次。(性味以下出《内蒙古中草药》)

齿叶草

上一篇: 香茹
下一篇: 青丝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