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中药材 > 清热药 >

葛仙米的偏方功效与作用介绍

发布时间:2022-12-19 14:52:44
葛仙米

【葛仙米】别名 地耳,地踏菇,鼻涕肉,天仙菜,天仙米,地软,地木耳

汉语拼音 gexianmi

功能主治 清热明目。治目赤红肿,夜盲症,烫伤。①《药性考》:"清神解热,痰火能疗。"②《纲目拾遗》:"解热,清膈,利肠...

用法用量 内服:煮食,1~2两。外用:研粉调敷。

药用部位 为念珠藻科植物葛仙米的藻体。

  • 药材介绍
  • 常用药方
  • 药材图片
葛仙米介绍

【别名】

地耳、地踏菇、鼻涕肉(《野菜博录》),天仙菜、天仙米(《纲目拾遗》),地软、地木耳(《陕西中草药》)。

【汉语拼音】

gexianmi

【成份】

含肌红蛋白(myoglobin),β-胡萝卜素(β-carpteme),海胆烯酮(echinenone),鸡油菌黄质(canthaxanthin),磷脂,甾醇(sterol)及其葡萄糖甙、香树脂醇类(amyrin),蛋白质(protein),铁,钙和维生素(vitamin)C等。

【加工采集】

夏、秋雨后采收,洗净,晒干。

【功能主治】

清热明目。治目赤红肿,夜盲症,烫伤。①《药性考》:"清神解热,痰火能疗。"②《纲目拾遗》:"解热,清膈,利肠胃。"③《陕西中草药》:"清热收敛,益气明目。治汤火伤,夜盲症。"④江西《草药手册》:"治目赤红肿。"

【性味】

甘淡,寒。①《纲目拾遗》:"性寒,味甘爽。"②《陕西中草药》:"味淡,性寒。"

【用法用量】

内服:煮食,1~2两。外用:研粉调敷。

【宜忌】

《纲目拾遗》:“不宜多食”。

【归经】

肝经

【植物形态】

葛仙米藻体为多数球形的单细胞串连而成,外被透明的胶质物,集成片状,与木耳相似;湿润时开展,呈蓝绿色,干燥时卷缩,呈灰褐色。雨后林间湿地上发生极多。分布我国西南及西北各地。

【药用部位】

为念珠藻科植物葛仙米的藻体。

【来自何书】

《纲目拾遗》

【用法用量】


内服:煮食,1~2两。外用:研粉调敷。

【常见药方】


①治夜盲症:地软二两,当菜常食。(《陕西中草药》)

②治汤火伤:地软五钱。焙干研粉,菜油调敷患处,或加白糖三钱,香油调敷患处。(《陕西中草药》)

葛仙米

上一篇: 乱角莲
下一篇: 石上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