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中药材 > 祛风湿药 >

走马风的偏方功效与作用介绍

发布时间:2022-12-19 15:57:19
走马风

【走马风】别名 吊钟黄,水马胎,赶风茜,牛耳三稔,飞山虎,羊耳三稔

汉语拼音 zoumafeng

功能主治 祛风湿,通经络。治妇女头风痛,风湿痹痛,跌打损伤。①《广西药植名录》:"治外伤肿痛。"②《广西民间常用草药》...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1~2两。外用:捣敷或煎汤洗。

药用部位 为菊科植物六耳铃的全草或叶。

  • 药材介绍
  • 常用药方
  • 药材图片
走马风介绍

【别名】

吊钟黄(《广州植物志》),水马胎、赶风茜(《广西民间常用草药》),牛耳三稔、飞山虎、羊耳三稔(《广东中草药》)。

【汉语拼音】

zoumafeng

【加工采集】

全年可采。

【功能主治】

祛风湿,通经络。治妇女头风痛,风湿痹痛,跌打损伤。①《广西药植名录》:"治外伤肿痛。"②《广西民间常用草药》:"治妇女产后骨痛,头痛,风湿骨痛,跌打肿痛。"③《广西中草药》:"驱风除湿,通经活络。"④广州空军《常用中草药手册》:"祛风湿,通经活络,解表止痛。治风湿性关节炎,头痛,跌打扭伤,毒蛇咬伤,湿疹,皮炎,痈疮,疖肿。"

【性味】

①《广西民间常用草药》:"辛,平,气香,无毒。"②广州空军《常用中草药手册》:"味苦微辛,性温。"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1~2两。外用:捣敷或煎汤洗。

【植物形态】

六耳铃多年生草本。茎直立,多分枝,高0.8~1.5米,被柔毛。单叶互生,叶片卵形或倒卵形,长8~14厘米,有时琴状羽裂,先端渐尖,基部下延成长柄,边缘有粗齿,两面均被短柔毛。头状花序多数,卵状,长6~7毫米,宽5~12毫米,点垂,松散的簇生而为总状花序式排列于分枝上,形成一广尖塔形的圆锥花序,长15~30厘米;总苞片绿色而染紫,被柔毛;花托被短毛;花黄色,全部为管状花,外围为雌花,中间为两性花。瘦果小,圆柱状,稍被短毛,具10棱,冠毛白色。或淡褐色。花期春末至秋。生长于园林阴湿处,或空旷草地上。分布我国西南部及广东、广西等地。

【药用部位】

为菊科植物六耳铃的全草或叶。

【来自何书】

《广西民间常用草药》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1~2两。外用:捣敷或煎汤洗。

【常见药方】


①治妇女头风痛:走马风二两,同鸡蛋煲,冲酒服。

②治产后关节痛:鲜走马风、鲜大风艾各适量,共捣烂,用酒炒热后,敷患处;或用水煲,洗患处。

③治跌打肿痛:走马风、泽兰、土加皮、鹰不扑各适量,共捣烂,用酒炒热后,敷患处。(①方以下出《广西民间常用草药》)

④治风湿骨痛:走马风、大风艾、大力王各适量,共捣烂,用酒炒热,敷患处;或用水煎,洗患处。(《广西中草药》)

走马风

上一篇: 走马胎
下一篇: 千年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