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尖尾风根】别名
汉语拼音 jianweifenggen
功能主治 祛风活血。治风湿痹痛,跌打损伤。①《生草药性备要》:"治风湿,敷跌打。"②《本草求原》:"散风湿肿痛;酒风,...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鲜品1~2两;或浸酒。外用:捣敷。
药用部位 为马鞭草科植物尖尾风的根,详"尖尾风"条。
- 药材介绍
- 常用药方
- 药材图片
【汉语拼音】
jianweifenggen【成份】
暂无相关资料。【加工采集】
药材基源:为双子叶植物药马鞭草科植物尖尾风的根。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Callicarpalongissima(Hemsl.)Merr.采收和储藏:全年均匀可采,洗净,切片,晒干或鲜用。【药材鉴别】
暂无相关资料。【药理作用】
暂无相关资料。【功能主治】
祛风活血。治风湿痹痛,跌打损伤。①《生草药性备要》:"治风湿,敷跌打。"②《本草求原》:"散风湿肿痛;酒风,手足痹痛,理跌打。"【性味】
辛苦,温。①《生草药性备要》:"味辛,性温。"②《本草求原》:"辛苦,温。"【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鲜品1~2两;或浸酒。外用:捣敷。【宜忌】
暂无相关资料。【归经】
肺;心经【植物形态】
尖尾枫,灌木或小乔木,高2-5m。小枝四棱形,紫褐色,幼时稍有多细胞的单毛,节上具毛环。单叶对生;叶柄长1-1.5cm;叶片披针形至狭椭圆形,长14-25cm,宽2-7cm,先端锐尖,基部楔形,边缘具不明显小齿或全缘,表面主脉及侧脉有多细胞的单毛,背面无毛,有细小黄色腺点,干时下陷也峰窝状小洼点;侧脉12-20对。聚伞花序腑生1.5-3cm;花萼有腺点,杯状或截头状,冠的2倍;子房无毛。果实扁球形,白色,径1-1.5mm,具细小腺点。花期7-9月,果期10-12月。生境分布:生于海拔1200m以下的山坡、山谷、丛林中或荒野。资源分布:分布于江西、福建、台湾、广东、广西、四川等地。【药用部位】
为马鞭草科植物尖尾风的根,详"尖尾风"条。【来自何书】
《本草求原》【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鲜品1~2两;或浸酒。外用:捣敷。
【常见药方】
治关节风湿痛:尖尾枫鲜根二两。水煎服。(《福建中草药》)
下一篇: 檫树
椰子壳主治:杨梅疮筋骨痛;心胃疼痛;体癣;脚癣,。用法:椰子壳内服:烧存性浸酒,6-10g;或研末,每次2-3g。外用:适量,熬膏或制油外涂。
鹅脚板主治:感冒,咳嗽,百日咳,肺痨,肺痈,头痛,牙痛,胸胁痛,胃气痛,腹胀痛,缩阴冷痛,风湿关节痛,劳伤,骨劳,消化不良,食积,疳积,痧症,泻痢,黄疸,疟疾,月经不调,痛经,经闭,乳肿,目翳,咽肿,痄腮,瘰疬,疮肿,跌打损伤,湿疹,皮肤瘙痒,蛇虫伤,。用法:鹅脚板内服:煎汤,3~5钱。外用:捣敷或煎水洗。
蒴藋主治:风湿疼痛,肾炎水肿,脚气浮肿,痢疾,黄疸,慢性气管炎,风疹瘙痒,丹毒,疮肿,跌打损伤、骨折,。用法:蒴藋内服:煎汤,2~4钱(鲜者3~4两);捣汁或浸酒。外用:煎水洗浴或捣敷。
假蒟主治:疟疾,脚气,牙痛,痔疮,。用法:假蒟内服:煎汤,鲜用3~5钱。外用:捣敷或煎水洗。炮制:
石楠叶主治:。用法:石楠叶内服:煎汤,6~12克;或入丸、散。外用:研末撒或吹鼻。
两头尖主治:风寒湿痹,四肢拘挛,骨节疼痛,痈肿溃烂,。用法:两头尖1~3g。外用适量。炮制:除去地上残茎及须根,洗净,晒干;或用沸水烫过后,晒干。
水栀根主治:。用法:水栀根煎汤,10-30g。
侧子主治:风寒湿痹,筋骨挛急,脚气,风疹,。用法:侧子内服:煎汤,0.5~1.5钱;或入丸、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