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寻骨风】别名 清骨风,猫耳朵,穿地节,毛香,白毛藤,地丁香,黄木香,白面风,兔子耳
汉语拼音 xungufeng
功能主治 治风湿关节痛,腹痛,疟疾,痈肿。①《饮片新参》:"散风痹,通络,治骨节痛。"②《南京民间药草》:"全草浸酒服...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3~5钱;或浸酒。
药用部位 为马兜铃科植物绵毛马兜铃的根茎或全草。
- 药材介绍
- 常用药方
- 药材图片
【别名】
清骨风、猫耳朵(《南京民间药草》),穿地节、毛香、白毛藤、地丁香、黄木香(《江苏植药志》),白面风、兔子耳(《江西民间草药》)。【汉语拼音】
xungufeng【名称英】
WoolyDatchmanspipeHerb,HerbofWoolyDatchmanspipe。【成份】
含有生物碱、挥发油、内酯、糖类。【加工采集】
5月开花前采收,晒干。【药材鉴别】
①干燥的根茎呈细圆柱形,长40~50厘米,直径约2毫米,外表淡棕红色至黄赭色,有纵皱纹,节处有须根或残留的圆点状根痕。断面纤维性,类白色、淡棕色,纤维层和导管群极为显明。②干燥全草的茎细长,外被白绵毛;叶通常皱折或破裂,淡绿色,两面均密被白绵毛。气微香,味微苦。以根茎红棕色者为佳。产江苏、湖南、江西等地。【药理作用】
①对大鼠实验性"关节炎"的作用绵毛马兜铃挥发曲及提出的总生物碱对大鼠蛋清性"关节炎"有明显的预防作用,非生物碱部分无效,冷浸剂经乙醇沉淀1次所得的制剂对蛋清性及甲醛性"关节炎"均有效果,但如沉淀两次,并经高压灭菌者即失去作用。②抗肿痛作用全草的粉末混于饲料中喂食小鼠,对艾氏腹水癌和腹水总细胞数均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对艾氏癌皮下型瘤亦有明显效果。煎剂内服也有效。经初步分析,有效成分似能溶解于水和乙醇,不溶于氯仿,受热不被破坏。【炮制】
洗净,晒干,切碎用。【功能主治】
治风湿关节痛,腹痛,疟疾,痈肿。①《饮片新参》:"散风痹,通络,治骨节痛。"②《南京民间药草》:"全草浸酒服,治筋骨痛及肚痛。"③《江西民间草药》:"治疟疾,风湿关节痛。"【性味】
《饮片新参》:"苦,平。"【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3~5钱;或浸酒。【宜忌】
《饮片新参》:"阴虚内热者忌用。"【副作用】
小鼠每天服煎剂15及30g/kg,连服7天,未见异常。但用含10%全草粉的饲料喂养之小鼠,体重有降低,可能因饲料量不足所致。家兔每天灌服煎剂5g/kg,连服24天,未见异常,尿内也未发现蛋白质,红、白细胞与对照组也无显着差别。【归经】
归肝经。【备注】
(1)用于风湿痹痛、筋脉拘挛,可单味浸酒服或与桑枝、络石藤配伍应用。治胃痛可配海螵蛸、陈皮同用;用治睪丸肿痛可与鸡蛋同煮,饮汤食蛋;用治跌打伤痛可配透骨草等同用。此外,本品内服还可用治癌肿,外用可治外伤出血等。【植物形态】
绵毛马兜铃多年生缠绕草本,全株密被白黄色绵毛。茎细长,具数条纵沟。叶互生,卵形或卵圆状心形,长3~10厘米,宽3~7.5厘米,先端尖或钝,基部心形,全缘,两面密生绵毛,尤以下面密厚;叶柄长1.5~4厘米。花单生于叶腋,花梗长2~4厘米;苞片1,卵圆形,长约5毫米;花被弯曲,上端烟斗状,内侧黄色,中央紫色;雄蕊6,花药贴生于合蕊柱周围;子房下位,6室,花柱先端6裂。蒴果椭圆状倒卵形,胞伺开裂。种子扁平。花期6~8月。果期9~10月。生于山坡草丛及路旁、田边。分布河南、江苏、浙江、湖北、江西、陕西等地。【临床应用】
①治疗风湿性、类风湿性关节炎将寻骨风制成多种剂型使用。㈠流浸膏:每20毫升相当于原生药5钱,每日20~40毫升,分2~3次饭后服;㈡浸膏片:每片0.3克(相当于生药3.75克),每日6~12片,分2~3次饭后服;㈢注射液:每2毫升含寻骨风总生物碱20毫克。肌肉注射每次2毫升,每日1~2次。对风湿性关节炎一般4周为一疗程;对风湿热、活动性风湿性关节炎在临床症状和体征消失、实验室检查恢复正常后再继续用药1~2周;对慢性风湿性关节炎在疼痛消失或基本消失后停药。对类风湿性关节炎以3个月至半年为一疗程。总计观察306例(其中风湿性关节炎236例,类风湿性关节炎70例),痊愈20例,症状体征基本消失或显著改善者68例,症状减轻并有关节功能改善者143例,无效75例;有效率75.5%。又据141例风湿性关节炎和48例类风湿性关节炎的观察结果,用药2周以上的有效率分别为88.7%和75%。实践中观察到,活动性风湿多数在用药1周内症状体征就有改善,血沉在1~2周内下降,抗链球菌溶血素"O"在2~3周内下降;类风湿性关节炎一般在1~2周内疼痛减轻,1~3月关节肿胀改善,部分强硬的关节活动度增大。治程中发现,有些活动性关节炎尤其是类风湿性关节炎病例,开始服药时有疼痛加重的反应,类风湿性关节炎尤其是使用激素治疗过的患者反应较重,并且延续时间较长(可能与停用激素有关)。一部分已发生关节强硬的患者,服药后先是疼痛加重(个别还有关节发热和发痒感),其后逐渐减轻,且活动度亦逐渐增加。因此,对风湿性关节炎开始服药1周内,类风湿性关节炎在2~3周内疼痛加重者,应视为治疗有效的征象,不能以为无效而停药。副作用:部分病例出现恶心、呕吐,上腹痛,不思食,头晕痛,乏力,心慌,咽干等,一般仍宜坚持用药。但对少数病变发展迅速,汗出甚多,阴液亏损的患者不宜单独使用。②治疗胃痛取寻骨风根3钱煎服,或将生药放口内嚼烂吞服。每天1剂,服至痊愈。治疗各种胃痛400多例,效果尚可。如1例十二指肠溃疡患者,服6剂后疼痛即止。数月未发。③治疗钩蚴皮炎每次用寻骨风0.5~1两,加水300毫升煎至200毫升。稍凉后用纱布蘸洗患处。一般初起者洗搽1次即退,较重者经治1~2次亦可退肿止痒。【药用部位】
为马兜铃科植物绵毛马兜铃的根茎或全草。【来自何书】
《植物名实图考》【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3~5钱;或浸酒。
【常见药方】
①治风湿关节痛:寻骨风全草五钱,五加根一两,地榆五钱。酒水各半,煎浓汁服。(《江西民间草药》)
②治疟疾:寻骨风根长约四市寸,剪细,放碗内,加少量水,放饭上蒸出汁,分三次连渣服。每隔四小时服一次。最后一次在疟发前二小时服下。(《江西民间草药》)
③治痈肿:寻骨风一两,车前草一两,苍耳草二钱。水煎服,一日一剂,分二次服。(徐州《单方验方新医疗法选编》)
下一篇: 红毛鸡
椰子壳主治:杨梅疮筋骨痛;心胃疼痛;体癣;脚癣,。用法:椰子壳内服:烧存性浸酒,6-10g;或研末,每次2-3g。外用:适量,熬膏或制油外涂。
鹅脚板主治:感冒,咳嗽,百日咳,肺痨,肺痈,头痛,牙痛,胸胁痛,胃气痛,腹胀痛,缩阴冷痛,风湿关节痛,劳伤,骨劳,消化不良,食积,疳积,痧症,泻痢,黄疸,疟疾,月经不调,痛经,经闭,乳肿,目翳,咽肿,痄腮,瘰疬,疮肿,跌打损伤,湿疹,皮肤瘙痒,蛇虫伤,。用法:鹅脚板内服:煎汤,3~5钱。外用:捣敷或煎水洗。
蒴藋主治:风湿疼痛,肾炎水肿,脚气浮肿,痢疾,黄疸,慢性气管炎,风疹瘙痒,丹毒,疮肿,跌打损伤、骨折,。用法:蒴藋内服:煎汤,2~4钱(鲜者3~4两);捣汁或浸酒。外用:煎水洗浴或捣敷。
假蒟主治:疟疾,脚气,牙痛,痔疮,。用法:假蒟内服:煎汤,鲜用3~5钱。外用:捣敷或煎水洗。炮制:
石楠叶主治:。用法:石楠叶内服:煎汤,6~12克;或入丸、散。外用:研末撒或吹鼻。
两头尖主治:风寒湿痹,四肢拘挛,骨节疼痛,痈肿溃烂,。用法:两头尖1~3g。外用适量。炮制:除去地上残茎及须根,洗净,晒干;或用沸水烫过后,晒干。
水栀根主治:。用法:水栀根煎汤,10-30g。
侧子主治:风寒湿痹,筋骨挛急,脚气,风疹,。用法:侧子内服:煎汤,0.5~1.5钱;或入丸、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