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中药材 > 祛风湿药 >

五味草的偏方功效与作用介绍

发布时间:2022-12-19 16:05:46
五味草

【五味草】别名 地锦苗,金钩如意草,水金钩如意,紫茧

汉语拼音 wuweicao

功能主治 《滇南本草》:"祛风,明目退翳。消散风热、肺劳咳嗽发热、肝劳发热怕冷。走筋络,治筋骨疼、痰火等症。...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9-15g。

药用部位 为罂粟科植物五味草的全草。

  • 药材介绍
  • 常用药方
  • 药材图片
五味草介绍

【别名】

地锦苗(《救荒本草》),金钩如意草(《滇南本草》),水金钩如意(《昆明药植调查报告》),紫茧(《滇南本草》整理本)。

【汉语拼音】

wuweicao

【成份】

金钩如意草含乙酰紫堇醇灵碱(acetylcorynoline),消旋的和左旋的紫堇醇灵碱(corynoline),比枯枯灵碱(bicuculline)。紫堇文碱(corycavine),原阿片碱(protopine)和刻叶紫堇胺盐酸盐(corydaminehydrochloride),还含较多量的10-二十九烷醇(nonacosanol-10)和硝酸钾。

【加工采集】

6~7月采收。

【功能主治】

《滇南本草》:祛风,明目退翳。消散风热、肺劳咳嗽发热、肝劳发热怕冷。走筋络,治筋骨疼、痰火等症。

【性味】

①《救荒本草》:味苦。②《滇南本草》:味有五,性微寒。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9-15g。

【归经】

肝;肺经

【植物形态】

五味草一年生草本。主根圆锥形。茎直立,高25~50厘米,光滑无毛,纤细。叶互生,2回3出复叶;根生叶的叶柄长达25厘米,茎生叶的叶柄长1~10厘米;小叶片膜质,深3裂.裂片椭圆状卵形,先端锐或钝,基部阔楔形;下面具白色粉霜。总状花序顶生,着生花10~15朵;花柄长5~15毫米;基部具苞片,上部苞片匙状倒卵形,全缘或3裂,向下渐成叶状;花紫堇色,长20~23毫米;萼片2,卵形,边缘具浅尖齿,早落;花瓣4,脊上具翅,基部微愈合,上面1片斜漏斗形,具长圆柱形距,微下弯,距中有1黄色指状蜜腺;下面1片匙形;侧面2片,倒卵形,具长爪;雄蕊2束,每束3枚;雌蕊线形,柱头扁平,边缘有8个小突起,宿存。蒴果长角状,长2.5厘米,全体具细突起。种子黑色,肾形至圆形。花期4~7月。生长于林荫荒地。分布云南、四川等地。

【药用部位】

为罂粟科植物五味草的全草。

【来自何书】

《滇南本草》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9-15g。

【常见药方】


治眼目生玉翳,或生雾翳,青盲:五味草二钱,谷精草一钱,木贼草五分,青葙子五分。煎汤服。(《滇南本草》)

五味草

上一篇: 山橘叶
下一篇: 石草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