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中药材 > 祛风湿药 >

石吊兰的偏方功效与作用介绍

发布时间:2022-12-19 16:06:48
石吊兰

【石吊兰】别名 黑乌骨,石豇豆,石泽兰,大姜豆,小泽兰,岩豇豆,岩茶,岩泽兰,岩石兰,巴岩草,肺红草,蜂子...

汉语拼音 shidiaolan

功能主治 清肺消痰,凉血止血,祛湿化滞,通络止痛。治肺热咳嗽,吐血,崩带,菌痢,疳疾,风湿痹痛,跌打损伤。①《植物名实...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0.5~1两;或浸酒,外用:捣敷。

药用部位 为苦苣苔科植物石吊兰的全草。

  • 药材介绍
  • 常用药方
  • 药材图片
石吊兰介绍

【别名】

黑乌骨(《植物名实图考》),石豇豆(《草木便方》),石泽兰、大姜豆、小泽兰(《分类草药性》),岩豇豆、岩茶(《贵州民间方药集》),岩泽兰(《贵阳民间药草》),岩石兰、巴岩草,肺红草、蜂子花、瓜子草、石花(《湖南药物志》),接骨生、山泽兰、千锤打、产后茶(《广西药植名录》)。

【汉语拼音】

shidiaolan

【名称英】

LysionotiHerba。

【成份】

全草含石吊兰素,即内华达素(nevade-nsin)。

【加工采集】

8~9月采收,晒干。

【药材鉴别】

理化鉴别(1)取本品粗粉3g,加水50ml,煮沸30min,趁热滤过,滤液蒸干,残潭加乙醇2ml使溶解,滤过,滤液加镁粉少量与盐酸5-6滴,溶液显深红色。(检查黄酮类成分)(2)薄层色谱取本品粗粉3g,加乙醇15ml,回流15min,趁热滤过,滤液浓缩至约10ml作为供试品溶液。取石吊兰素10mg,加乙醇10ml溶解作为对照品溶液。分别吸取对照品和供试品溶液点于同一硅胶G板上,以氯仿-丙酮(15:1)展开。日光下供试品在与对照品同一位置上显同样色斑。喷三氯化铝后颜色加深;在紫外光下照射10-15min,显紫红色荧光。

【药理作用】

体外结核菌抑菌试验表明,石吊兰素(岩豆素)在200μg/ml浓度下有抗菌作用。

【功能主治】

清肺消痰,凉血止血,祛湿化滞,通络止痛。治肺热咳嗽,吐血,崩带,菌痢,疳疾,风湿痹痛,跌打损伤。①《植物名实图考》:"通肢节,治跌打,酒病。"②《草木便方》:"消痰,追毒,化食,养阴血。治风湿气肿,头闷眼花,诸虚。"③《分类草药性》:"治吐血,腰膝痛,去风除湿,跌打损伤。"④《民间常用草药汇编》:"清肺止咳,凉血止血。"⑤《四川武隆药植图志》:"治妇女血气病。"⑥《四川中药志》:"治妇女崩带,风湿痹痛,小儿疳疾及内伤喘咳。"⑦《文山中草药》:"清热燥湿,消肿止痛。治菌痢,风湿疼痛,皮肤化脓性感染。"

【性味】

甘苦,凉。①《草木便方》:"甘。"②《分类草药性》:"苦,有毒。"③《贵阳民间药草》:"甘苦,平,无毒。"④《文山中草药》:"苦,凉。"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0.5~1两;或浸酒,外用:捣敷。

【宜忌】

孕妇忌服。

【植物形态】

常绿附生半灌木。匍匐茎灰褐色,老枝黄棕色,长7~40cm,不分枝或少分枝,幼枝常有短毛,皮微有皱纹。叶对生或三至数片轮生,革质,有短柄或近无柄,紫红绿色。叶片大小、形状变化较大。楔形、楔状条形,狭矩圆形,挟卵形,或倒卵形,长1.5~5.5cm,宽3~16mm.先端钝或短尖。基部楔形或钝圆,边缘在中部以上有牙齿,下部全缘或微波状,上面深绿色,有光泽,下面淡绿色,无毛。花序腋生,有花1~4朵,花序梗长1.5~3.5cm,苞片小,早落,花萼5深裂至基部,裂片三角状条形。花冠白色至淡红色,常带紫色,管状,长3.5~4.5cm,中部以上膨大,近二唇形,上唇2裂,下唇3裂,无毛,雄蕊4,能育雄蕊2,花药连着。花盘杯状,4裂,雌蕊单一,无毛。蒴果1~2个,条形,长7.5~10cm,两端有毛。种子细小,顶端有长毛。花期5~7月,果期8~10月。

【临床应用】

内服:煎汤,9-15g,或浸酒服。外用:适量,捣敷,或煎水外洗。用治咳嗽痰多,瘰疬痰核。

【药用部位】

为苦苣苔科植物石吊兰的全草。

【来自何书】

《植物名实图考》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0.5~1两;或浸酒,外用:捣敷。

【常见药方】


①治腰、四肢痛:石吊兰、杜仲各三钱。水煎服。(《湖南药物志》)

②治热咳:岩豇豆、青鱼胆草、岩白菜各五钱。水煎服。(《贵阳民间药草》)

③治跌打损伤:石吊兰五钱,水煎,兑酒服;外用捣烂敷伤处。(《湖南药物志》)

石吊兰

上一篇: 羊踯躅根
下一篇: 白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