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中药材 > 收涩药 >

棕榈子的偏方功效与作用介绍

发布时间:2022-12-19 17:35:35
棕榈子

【棕榈子】别名 败棕子,棕树果

汉语拼音 zonglvzi

功能主治 《本草拾遗》:"涩肠,止泻痢、肠风、崩中、带下,养血。"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3~5钱。

药用部位 为棕榈科植物棕榈的成熟果实。植物形态详"棕榈皮"条。

  • 药材介绍
  • 常用药方
  • 药材图片
棕榈子介绍

【别名】

败棕子(《药材学》),棕树果(《云南中草药》)。

【汉语拼音】

zonglvzi

【成份】

种子壳含花白甙。

【加工采集】

霜降前后待果皮现青黑色时采收,晒干。

【药材鉴别】

干燥果实呈肾形,长7~9毫米,短径5~7毫米。表面深灰棕色或灰黄色,有网状皱纹,有时剥落,内部较平滑,在肾形的凹陷处可见短小的果柄,或圆形的果柄残痕。质坚硬。剥去果皮及种皮后,可见两片肥厚的棕色胚乳。气无,味淡。

【功能主治】

《本草拾遗》:"涩肠,止泻痢、肠风、崩中、带下,养血。"

【性味】

苦,平。①《嘉祐本草》:"平,无毒。"②《本草蒙筌》:"味苦涩,气平,无毒。"③《云南中草药》:"苦涩,温。"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3~5钱。

【归经】

脾;大肠经

【植物形态】

棕榈,常绿乔木,高达10m。茎杆圆柱形,粗装挺立,不分枝,径约20cm,残留的褐色纤维状老叶鞘层层包被于茎杆上,脱落后呈环状的节。叶簇生于茎顶,向外展开;叶柄坚硬,长约1m,横切面近三角形,边缘有小齿,基部具褐煞费苦心纤维状叶鞘,新叶柄直立,老叶柄常下垂;叶片近圆扇状,直径60-100cm,具多数皱折,掌状分裂至中部,有裂片30-50,各裂片先端浅2裂,上面绿色,下面具蜡粉,革质。肉穗花序,自茎顶叶腋抽出,基部具多数大型鞘状苞片,淡黄色,具柔毛。雌雄异株;雄花小,多数,淡黄色,花被6,2轮,宽卵形,雄蕊6,花丝短,分离;雌花花被同雄花,子房上位,密被白柔毛,花柱3裂。核果球形或近肾形,直径约1cm,熟时外果皮灰蓝色,被蜡粉。花期4-5月,果期10-12月。生境分布:栽培于村边、溪边、田边、丘陵地或山地。资源分布:长江以南各地多有分布。

【药用部位】

为棕榈科植物棕榈的成熟果实。植物形态详"棕榈皮"条。

【来自何书】

《本草拾遗》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3~5钱。

【常见药方】


治高血压,多梦遗精:棕树果二钱至一两。水煎服。(《云南中草药》)

棕榈子

上一篇: 黄泡果
下一篇: 白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