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中药材 > 温里药 >

水牛角的偏方功效与作用介绍

发布时间:2022-12-19 17:45:14
水牛角

【水牛角】别名 沙牛角

汉语拼音 shuiniujiao

功能主治 清热、凉血、解毒。治热病头痛,壮热神昏,斑疹,吐衄,小儿惊风,喉痹咽肿。①《别录》:"疗时气寒热头痛。"②《...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1.5~3钱;或入散剂。

药用部位 牛科动物水牛的角,动物形态详"牛肉"条。

  • 药材介绍
  • 常用药方
  • 药材图片
水牛角介绍

【别名】

沙牛角

【汉语拼音】

shuiniujiao

【名称英】

BubaliCornu。

【成份】

水牛角可作为犀角的代用品,因其成分与犀角大同小异:㈠甾醇类:均含胆甾醇;㈡氨基酸:均含丙氨酸、精氨酸、天冬氨酸、胱氨酸、亮氨酸、脯氨酸、酪氨酸、组氨酸、缬氨酸;㈢肽类:碱性肽类水解,两者都产生精氨酸、赖氨酸、组氨酸、甘氨酸、丙氨酸、脯氨酸、缬氨酸、亮氨酸,但犀角还有天冬氨酸;㈣胍基衍生物:均有精氨酸及胍;㈤蛋白质:两种角所含大部相同,但犀角尚有不同的蛋白质存在;㈥用氧化铝层析法,均分离出同样熔点215~218℃的结晶,具有兴奋离体蛙心的作用。此外,犀角除含胆甾醇外,尚含微量其它甾醇;水牛角不含精氨酸,而胍类含量较犀角为多。又将水牛角煎液进行电泳,得三个茚三甫阳性物质,水解后生半胱氨酸,此外并未认出有特别氨基酸;将犀角煎液电泳,情况亦大致相似。

【加工采集】

于宰牛场收集。

【药材鉴别】

形状弯曲呈弧形,根部方形或略呈三角形,中空,-侧表面有多数平行的凹纹,角端尖锐。色黑褐,质坚硬,剖面纹细而不显,气腥。一般多用其角尖部。主产华南,华东地区。

【药理作用】

1.对心血管系统的作用:1.1.黄牛角煎剂或醚提取物的水溶液(以下简称提取物)对离体蟾蜍心脏与离体兔心均有增强作用,并能使之停止于收缩期,此种强心作用并非牛角所含的无机盐所致,因提取物也同样出现强心作用。此种作用与犀角煎剂的作用相似。1.2.麻醉猫静脉注射黄牛角煎剂后,多数可见到血压先略升高而后下降,最后又很快恢复正常,少数仅见明显的升高,血压的变化与植物神经无关。对麻醉兔的血压也有相似作用,麻醉犬的血压则不受影响。正常兔静脉注射黄牛角提取物,心电图表示有心率减慢作用。提取物在蟾蜍下肢灌流试验中,流出量无显着变化。2.对血液系统的作用:2.1.以去钙羊血浆进行试验,犀角与水牛角除含钙外,未发现有促进凝血物质的存在。家兔静脉注射黄牛角提取物1小时后,假嗜酸性白细胞数显着降低,淋巴细胞则明显增高,7小时后均恢复近正常值。根据淋巴结和脾脏的组织切片观察,淋巴小结和脾小结都有增生活跃现象,说明淋巴细胞的增多可能是药物直接作用于淋巴组织之故。注射后24及48小时,白细胞数则显着升高。家兔静脉注射黄牛角煎剂可使凝血时间缩短,血个板数增加。2.2.小鼠灌胃水牛角煎剂每只2.5g。服药2小时后,测出血时间。结果表明,水牛角具有明显缩短出血时间的作用,并有降血压的作用。其缩短率为14.5%。但也有报道,小鼠灌胃水牛角淀粉混悬液,连服3天(总量为3.75g/kg)对出血时间无明显影响。3.镇静与抗惊厥作用:水牛角乙醚或95%乙醇浸膏,对大鼠均有明显的镇静作用。小鼠分别灌胃水牛角煎剂15g/kg或犀角混悬液3g/kg。连续给药3天,二者对戊四氮和咖啡因的作用无明显影响,但似能延长士的宁惊厥的潜伏期和小鼠的生存时间,动物反应率和死亡率也均有下降,并可延长戊巴比妥钠组动物的睡眠时间。4.对垂体-肾上腺皮质系统的作用:大鼠1次灌胃水牛角煎剂每只6-10g或腹腔注射水牛角乙醚提取物每只5g,可使肾上腺中抗坏血酸的含量较对照组下降20%,外周血液中嗜酸性白细胞减少约40-60%,6小时内逐渐恢复,但对用氢化泼尼松阻断垂体作用的大鼠肾上腺中抗坏血栓含量无影响。因此推测水牛角制剂对垂体-肾上腺皮质系统有兴奋作用,其作用部位不在肾上腺皮质,而在垂体或垂体以上的更高级部位。去肾上腺大鼠每日灌服水牛角煎剂10g,连服6天。在最后1次给药l小时,将动物置于-5℃至-8℃低温冰箱中冷冻,结果能使去肾上腺大鼠的生存时间延长20-30%,但对肝糖原无作用。提示水牛角对肾上腺水平以下无影响。生命的延长可能与水牛角的营养性能有关。5.促性腺样作用:幼年小鼠及成年去势小鼠,分别潜服水牛角煎剂每只1-2g,连续3天给药后停l天,第5天处死。取出子宫称重,结果与对照组比无明显差别。故认为水牛角无促性腺作用。6.水牛角与犀角一样对正常家兔或人工发热家兔之体温皆无降低作用。7.黄牛角与犀角煎剂体外或体内试验均无抗金黄色葡萄球菌的作用。8.黄牛角煎剂能兴奋离体兔肠,主要表现为张力升高。9.其它作用:大鼠腹部兰斑实验结果表明,水牛角可明显降低毛细血管通透性。小鼠胶体炭末廓清实验证明水牛角对网状内皮系统的吞噬功能有明显着增强作用及镇静作用。

【炮制】

牛角片:劈开,用热水浸泡,捞出,镑片,晒干。

【功能主治】

清热、凉血、解毒。治热病头痛,壮热神昏,斑疹,吐衄,小儿惊风,喉痹咽肿。①《别录》:"疗时气寒热头痛。"②《日华子本草》:"煎,治热毒风并壮热。"③《纲目》:"治淋,破血。"④《陆川本草》:"凉血解毒,止衄。治热病昏迷,麻痘斑疹,吐血,衄血,血热,溺赤。"⑤《四川中药志》:"治风热头痛,喉头红肿,小儿惊风及吐血。"

【性味】

苦咸,寒。①《药总诀》:"味苦,冷,无毒。"②《药对》:"平。"③《陆川本草》:"辛咸,寒。"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1.5~3钱;或入散剂。

【宜忌】

中虚胃寒者慎服。大量服用,常有上腹部不适,恶心,腹胀,食欲不振等反应。

【贮藏】

置干燥处,防霉。

【副作用】

水牛角浓缩液按正常人用量的25-250倍量给小鼠灌胃,观察72小时,均无急性中毒或死亡,可见其毒性很低。从临床应用结果来看,也证实水牛角确实无毒,也无明显的副作用。

【归经】

心;肝经

【植物形态】

1.黄牛,体第1.5-2m,体重一般在280kg左右。体格强壮结实,头大额广,鼻阔口大,上唇上部有两个大鼻孔,基间皮肤硬而光滑,无毛,称为鼻镜。眼、耳都较大。头上有角1对,左右分开,角之长短、大小随品种而异弯曲无分枝,中空,内有骨质角髓。四肢匀称,4路,均有蹄甲,其后方2趾不着地,称悬蹄。尾较长,尾端具丛毛,毛色大部分为黄色,无杂毛掺混。2.角较长大面扁,上有很多任务发纹,颈短,腰腹隆凸。四肢较短,蹄较大。皮厚无汗腺,毛粗而短,体前部较密,后背及胸腹各部较疏。体色大多灰黑色,但亦有黄褐色或白色的。生境分布:1.其性格温驯,生长较快。食植物性饲料。资源分布:1.全国各地均有饲养。2.全国大部分地区均饲养,以南方水稻田地区为多。栽培:饲养:全国大部分地区有饲养。为水田耕作主要牲畜,因其耐寒力差且喜浸水散热,故以南方多水稻地区为多,但亦逐渐向北分布,喜于气候温暖、多河流、土地潮湿的地方生活。草食为主。白天放牧或役用;夜晚家畜,成熟较晚,2.5-3岁后开始配种,发性周期18-35天,发情持续2-3天,妊娠期320-330天。

【临床应用】

用量15~30克,煎服,宜先煎3小时以上,或人散剂。用治温病高热、神昏澹语、发斑发疹、吐血、衄血、惊风、癫狂。

【药用部位】

牛科动物水牛的角,动物形态详"牛肉"条。

【来自何书】

《别录》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1.5~3钱;或入散剂。

【常见药方】


①治出血:牛、羊角及蹄甲,洗净后,放入密闭容器里焚烧炭化,研成细粉过筛。内出血,每日三次,每次二克,口服;外出血,撒于患处。(内蒙古《中草药新医疗法资料选编》)

②治喉痹肿塞欲死者:沙牛角,烧,刮取灰,细筛,和酒服枣许大,水调亦得。又小儿饮乳不快觉似喉痹者,亦取此灰涂乳上,咽下。(《海上集验方》)

③治石淋,破血:牛角烧灰,酒服方寸匕,日五服。(《圣济总录》)

④治血上逆心,烦闷刺痛:水牛角,烧末,酒服方寸匕。(《子母秘录》)

⑤治牛程攓肿痛,肿高突起,支脚难行,久则破裂,脓水相流:牛角尖(烧灰)、水龙骨、松香、轻粉各等分。共为末。牛骨髓调搽,虚弱者辣服十全大补汤。(《外科正宗》牛角散)

⑥治赤秃发落:牛角、羊角(烧灰)等分。猪脂调涂。(《圣惠方》)

⑦治蜂螫人:牛角烧灰,苦酒和,涂之。(《补缺肘后方》)

水牛角

上一篇: 叶子花
下一篇: 鲩鱼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