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小柿子叶】别名 黑面叶
汉语拼音 xiao_shi_zi_ye
功能主治 燥湿止痒;收敛止血 主治湿疹;皮炎;外伤出血;疮疖;烫伤 《云南中草药》:"治湿疹,皮炎,皮肤瘙痒,烧伤。"...
用法用量 外用:捣敷;捣汁涂或研末撒。
药用部位 为大戟科植物小叶黑面叶的叶。植物形态详"小柿子"条。
- 药材介绍
- 常用药方
- 药材图片
【别名】
黑面叶【汉语拼音】
xiaoshiziye【加工采集】
全年可采。【功能主治】
燥湿止痒;收敛止血主治湿疹;皮炎;外伤出血;疮疖;烫伤《云南中草药》:"治湿疹,皮炎,皮肤瘙痒,烧伤。"②《云南思茅中草药选》:"治外伤出血,疮疡湿疹。"【性味】
味苦;涩;性凉归肺经【用法用量】
外用:捣敷;捣汁涂或研末撒。【归经】
归经_肺经【植物形态】
钝叶黑面神落叶灌木,高1-2m。全株平滑无毛。茎皮灰褐色。小枝四棱,带绿色。单叶互生;叶柄长约3mm;叶片椭圆形、卵形至卵状披针形,长2-4cm,宽2-3cm,光瑞钝或近急尖,全缘,干后变黑褐色。花小,黄绿色,2-4朵生于叶腋;单性异株,花瓣和花盘缺;雄花萼片6,陀螺状;雄蓝3,花丝合生成柱,生于短丝状花梗上,雄蕊柱伸出于花药之上;雌花径2.5-4mm,花萼盘状,先端6裂,具较短花梗,花柱粗大,具3叉;子房3室。蒴果近圆球状,直径8-10mm,果皮肉质不开裂,橙红色,无毛,有种子10-12颗。基部有宿存花萼。花期4-9月,果期7-11月。【药用部位】
为大戟科植物小叶黑面叶的叶。植物形态详"小柿子"条。【来自何书】
《云南中草药》【用法用量】
外用:捣敷;捣汁涂或研末撒。暂无常用药方
下一篇: 榕树皮
惊风草。别名:亮星草,亮叶子草,岩莲,披麻草。主治:①《昆明民间常用草药》:清血燥湿,凉血解毒。治烦热口渴,胸闷呕吐,吐血衄血,湿热泻痢,目赤口疮,痈肿疔毒,湿热发黄。②《云南中草药》:清肝消积。治小儿疳积、肺炎、惊风。。用法:内服:煎汤,1~3钱。
黄三七。别名:土黄连,太白黄连。主治:《陕西中草药》:泻火燥湿,清心除烦,抗菌消炎,健胃。治咽炎,结膜炎,口腔炎,骨蒸潮热,心慌心悸,烦躁不安,菌痢,肠炎,痈疮肿毒。。用法:内服:煎汤,2~3钱。外用:研末撒。
木槿子。别名:朝天子,川槿子。主治:①《纲目》:治偏正头风,烧烟熏患处;又治黄水脓疮,烧存性,猪骨髓调涂之。②《饮片新参》:清肺化痰,治肺风痰喘,咳嗽音瘠。。用法:内服:煎汤,3~5钱。外用:烧烟熏、煎汤洗或研末调敷。
大草蔻。别名:草蔻,草豆蔻。主治:广州部队《常用中草药手册》:燥湿祛寒,除痰截疟,健脾暖胃。治心腹冷痛,胸腹胀满,痰湿积滞,消化不良,呕吐腹泻。。用法:内服:煎汤,2~3钱;或入散剂。
无名木皮。别名:。主治:《海药本草》:主阴肾萎弱,囊下湿痒,并宜煎取其汁小浴。。用法:外用:适量,煎水洗。
榧花。别名:棑华。主治:《别录》:主水气,去赤虫。。用法:内服:煎汤,6-9g。
胡桃树皮。别名:。主治:治水痢,肾囊风,麻风结节,全身发痒。①《开宝本草》:止水痢。②《重庆草药》:杀虫,攻毒。。用法:内服:煎汤。外用:煎水洗或研末调敷。
牛含水。别名:野胡麻,倒打草,刺儿草,多德草,紫花草。主治:治老年慢性气管炎,小儿肺炎,支气管炎,扁桃体炎,急性乳腺炎,急性结膜炎,急性淋巴腺炎,尿道感染,荨麻疹,皮肤瘙痒。《中国沙漠地区药用植物》:清热解毒,散风止痒。。用法:内服:煎汤,5钱~1两。外用:煎水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