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里药

您的位置:中药材 > 温里药 >
  • 假荔枝根

    假荔枝根

    假荔枝根。别名:假荔枝,绕绕藤,沙藤。主治:治腋痈,睾丸肿大,痛经。。用法:内服:煎汤,3~5钱,或浸酒。

    大小:261M更新时间:2022-12-19 17:45:52去学习
  • 芦叶

    芦叶

    芦叶。别名:芦箬。主治:治上吐下泻,吐血,衄血,肺痈,发背。①《纲目》:治霍乱呕逆,痈疽。②《本经逢原》:烧存性,治吐衄诸血。③《玉楸药解》:清肺止呕。治背疽肺痈。。用法:内服:煎汤,1~2两;或烧存性研末。外用:研末撒。

    大小:261M更新时间:2022-12-19 17:45:51去学习
  • 樱桃叶

    樱桃叶

    樱桃叶。别名:。主治:温胃,健脾,止血,解毒。治胃寒食积,腹泻,吐血,疮毒。①《唐本草》:捣叶封,主蛇毒;绞汁服防蛇毒内攻。②《滇南本草》:治吐血。③《滇南本草图说》:敷疮。④《本草再新》:养肝助火,健脾开胃,除胃脘之积寒,消食破滞。。用法:内服:煎汤或捣汁。外用:捣敷。

    大小:261M更新时间:2022-12-19 17:45:49去学习
  • 胡桃仁

    胡桃仁

    胡桃仁。别名:虾蟆,胡桃肉,核桃仁。主治:补肾固精,温肺定喘,润肠,治肾虚喘嗽,腰痛脚弱,阳痿,遗精,小便频数,石淋,大便燥结。①孟诜:"通经脉,润血脉,黑须发,常服骨肉细腻光润。"②崔禹锡《食经》:"下气,主喉痹,杀白虫。"③《本草拾遗》:"食之令人肥健。"④《开宝本草》:"多食利小便,去五痔。"⑤《七卷食经》:"去积气。"⑥《纲目》:"补气养血,润燥化痰,益命门,利三焦,温肺润肠。治虚寒喘嗽,腰脚重痛,心腹疝痛,血痢肠风,散肿毒,发痘疮,制铜毒。"⑦《医林纂要》:"补肾,润命门,固精,润大肠,通热秘,止寒泻虚泻。"⑧《本草从新》:"治痿,强阴。"。用法:内服:煎汤,3~5钱;或入丸、散。外用:捣敷。

    大小:261M更新时间:2022-12-19 17:45:47去学习
  • 樱桃水

    樱桃水

    樱桃水。别名:。主治:治疹发不出,冻疮,汤火伤。。用法:内服:炖温。外用:涂。

    大小:261M更新时间:2022-12-19 17:45:47去学习
  • 槲皮

    槲皮

    槲皮。别名:赤龙皮,槲木皮,槲白皮。主治:治恶疮,瘰疬,痢疾,肠风下血。①《药性论》:治恶疮,煎汤洗。②《唐本草》:水煎浓汁,除蛊及瘘。③《纲目》:止赤白痢,肠风下血。。用法:内服:煎汤、熬膏或烧灰研末。外用:煎水洗或熬膏敷。

    大小:261M更新时间:2022-12-19 17:45:45去学习
  • 连翘根

    连翘根

    连翘根。别名:连轺。主治:《纲目》:治伤寒瘀热欲发黄。。用法:内服:煎汤,15-30g。

    大小:261M更新时间:2022-12-19 17:45:44去学习
  • 橘饼

    橘饼

    橘饼。别名:。主治:宽中,下气,化痰,止嗽。治食滞,气膈,咳嗽,泻痢。①《经验广集》:治黄疸臌胀,除隔,止消。②《食物宜忌》:下气宽中,消痰运食。③《随息居饮食谱》:和中开膈,温肺散寒。治嗽化痰,醒酒消食。。用法:内服:煎汤,1-2个。

    大小:261M更新时间:2022-12-19 17:45:43去学习
  • 参菊八宝茶

    参菊八宝茶

    参菊八宝茶。别名:。主治:茶中含有的多酚类物质,能除口腔细菌,使人吐气如兰。其中的儿茶素,能抑菌、消炎、抗氧化,有助于伤口的愈合,还可阻止脂褐素的形成,并将人体内含有的黑色素等毒素吸收之后排出体外。茶叶中的绿原酸,亦可保护皮肤,使皮肤变得细腻、白润、有光泽。茶叶中的茶多酚、脂多糖、维生素C、胡萝卜素等能通过综合作用捕捉放射性物质,可以减少辐射对皮肤的伤害。茶叶里含有丰富的维生素C,所以常喝茶可使皮肤白皙、有光泽。同时鲜花含有多种维生素、蛋白质、矿物质、氨基酸、糖类等,鲜花的芳香油具有镇静、调节神经系统的功效。。用法:取一小包置于杯中,开水冲泡三分钟即可。

    大小:261M更新时间:2022-12-19 17:45:42去学习
  • 凤眼草

    凤眼草

    凤眼草。别名:椿荚,樗荚,凤眼子,樗树凸凸,樗树子,臭椿子,春铃子。主治:清热燥湿;止痢;止血。治痢疾,肠风便血,尿血,崩漏,白带。①《嘉祐本草》:大便下血。②《药材资料汇编》:治肠风便血,小便下血,疗骨鲠。③《山东中药》:为止血药。治妇女血崩。④《陕西中草药》:功能同椿白皮(樗白皮),多用于止血。⑤《东北常用中草药手册》:治遗精阳萎;炒后研末治便血。⑥《东北常用中草药手册》:治便血,尿血,血崩。⑦《上海常用中草药》:治痢疾,便血,白带。。用法:内服:煎汤,1~3钱;或研末。

    大小:261M更新时间:2022-12-19 17:45:41去学习
  • 无名子

    无名子

    无名子。别名:阿月浑子。主治:温肾,暖脾。治肾虚腰冷,阳痿,脾虚冷痢。①《本草拾遗》:主诸痢,去冷气,令人肥健。②《海药本草》:主腰冷,阴肾虚弱,得水香、山茱萸良。③《纲目拾遗》:止痢,暖肾,开胃,除肠秽积;得木香、山萸能兴阳。。用法:

    大小:261M更新时间:2022-12-19 17:45:40去学习
  • 荆芥根

    荆芥根

    荆芥根。别名:。主治:止血;止痛。主治吐血;崩漏;牙痛;瘰疬。。用法:内服:研末,每次3-5g;或鲜品捣汁。外用:适量,水煎洗或漱口。

    大小:261M更新时间:2022-12-19 17:45:39去学习
  • 葱白

    葱白

    葱白。别名:葱茎白,葱白头。主治:发表,通阳,解毒。治伤寒寒热头痛,阴寒腹痛,虫积内阻,二便不通,痢疾,痈肿。①《本经》:主伤寒寒热,出汗中风,面目肿。②《别录》:治伤寒骨肉痛,喉痹不通,安胎。③孟诜:通关节,止衄血,利大小便。④《日华子本草》:治天行时疾,头痛热狂,通大小肠,霍乱转筋及责豚气,脚气,心腹痛,目眩及止心迷闷。⑤《用药心法》:通阳气,发散风邪。⑥李杲:治阳明下痢下血。⑦《日用本草》:能达表和里,安胎止血。⑧《本草蒙筌》:蛇伤、蚯蚓伤,和盐罯即解。⑨《纲目》:除风湿,身痛麻痹,虫积心痛,止大人阳脱,阴毒腹痛,小儿盘肠内钓,妇人妊娠溺血,通奶汁,散乳痈,利耳鸣,涂猘犬毒。。用法:内服:煎汤,3~5钱,或煮酒。外用:捣敷、炒熨、煎水洗或塞耳、鼻窍中。

    大小:261M更新时间:2022-12-19 17:45:38去学习
  • 乌桕子

    乌桕子

    乌桕子。别名:乌茶子。主治:杀虫,利水,通便。治疥疮,湿疹,皮肤皲裂,水肿。便秘。①《本草拾遗》:桕油,服一合,令人下利,去阴下水气。炒子作汤亦可。②《纲目》:桕油,涂一切肿毒疮疥。③《天宝本草》:通肠利便。治大便秘结,水肿病,寒火结胸。。用法:外用:榨油涂、捣烂敷擦或煎水洗。内服:煎汤,1~2钱。

    大小:261M更新时间:2022-12-19 17:45:37去学习
  • 常山

    常山

    常山。别名:互草,恒山,七叶,鸡骨常山,翻胃木,黄常山,土常山,大金刀,大常山,树盘根,一枝蓝,鸡骨风,风骨木,白常山,摆子药。主治:除痰,截疟;治疟疾,瘰疬。①《本经》:主伤寒寒热,温疟,胸中痰结吐逆。②《别录》:疗水胀,洒洒恶寒,鼠瘘。③《药性论》:治诸疟,吐痰涎,去寒热,项下瘤瘿。④《医学入门》:治疟母及腹中积聚,邪气痞结坚癥。⑤《本草正》:治狂、痫、癫厥。。用法:内服:煎汤,1~3钱;?入丸、散。

    大小:261M更新时间:2022-12-19 17:45:36去学习
  • 鹤虱

    鹤虱

    鹤虱。别名:鹄虱,鬼虱,北鹤虱。主治:杀虫。治虫积腹痛。①《唐本草》:主蛔、蛲虫,用之为散,以肥肉臛汁,服方寸匕;亦丸、散中用。②《日华子本草》:杀五脏虫,止疟及敷恶疮上。③《开宝本草》:心痛,以淡醋和半匕服。④《本经逢原》:善调逆气,治一身痰疑气滞,杀虫。⑤《岭南采药录》:疗恶疮,解蛇毒,均捣敷。⑥《现代实用中药》:治腹痛,为绦虫、蛲虫、蛔虫之驱除剂。⑦《药材资料汇编》:治久痢。。用法:内服:煎汤,3~5钱;或入丸、散。

    大小:261M更新时间:2022-12-19 17:45:34去学习
  • 马骨

    马骨

    马骨。别名:。主治:治头疮,耳疮,阴疮,瘭疽。①《别录》:头骨:主喜眠,令人不睡。②《食疗本草》:小儿患头疮,烧马骨作灰,和醋敷。亦治身上疮。③《日华子本草》:头骨烧灰,敷头耳疮佳。④《纲目》:止邪疟;烧灰和油,敷小儿耳疮、头疮、阴疮、瘭疽有浆如火灼。。用法:外用:烧灰研末调敷。内服:烧灰入丸、散。

    大小:261M更新时间:2022-12-19 17:45:31去学习
  • 柘木

    柘木

    柘木。别名:柘桑,桑木,黄桑,文章树,灰桑树,柘子。主治:《日华子本草》:治妇人崩中血结,疟疾。。用法:内服:煎汤,1~2两。外用:煎水洗。

    大小:261M更新时间:2022-12-19 17:45:29去学习
  • 绿豆叶

    绿豆叶

    绿豆叶。别名:。主治:治吐泻,斑疹,疔疮,疥癣。①《开宝本草》:霍乱吐下,绞汁和醋少许,温服。②《本草汇言》:治疔毒、癍疹,金、石、丹、火诸毒及霍乱吐下,并绞汁,和温汤饮之。。用法:内服:捣汁,0.5~1两。外用:捣烂布包擦。

    大小:261M更新时间:2022-12-19 17:45:29去学习
  • 丁香油

    丁香油

    丁香油。别名:。主治:暖胃,温肾。治胃寒痛胀、呃逆、吐泻、痹痛,疝痛,口臭,牙痛。①《药性考》:壮阳暖肾。治疝痛阴寒。②王殿翔《生药学》:用于肠胃多气、绞痛,消化不良,恶心与呕吐;风湿痛,神经痛,牙痛。。用法:内服:以少许滴入汤剂中或和酒坎。外用:涂擦患处。

    大小:261M更新时间:2022-12-19 17:45:28去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