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里药

您的位置:中药材 > 温里药 >
  • 野核桃仁

    野核桃仁

    野核桃仁。别名:。主治:种仁:功能补养气血,润燥化痰,益命门,利三焦,温肺润肠。治虚寒咳嗽,下肢酸痛。油:为缓下剂,能驱除绦虫:外用治皮肤疥癣,冻疮,腋臭。。用法:内服:煎汤;30-50g,或捣碎嚼10-30g。或捣烂冲酒。外用:适量,捣烂,涂搽。

    大小:261M更新时间:2022-12-19 17:45:27去学习
  • 柳絮

    柳絮

    柳絮。别名:柳实,柳子。主治:祛湿,溃痈,凉血止血,解毒消痈。主吐血;创伤出血;痈疽;恶疮①《本经》:主溃痈,逐脓血。②《别录》:主痂疥,恶疮,金疮。子:汁疗渴。③陶弘景:贴灸疮。④《药性论》:主止血。治湿痹四肢挛急,膝痛。。用法:内服:研末;或浸汁。外用:适量,敷贴;或研末调搽;或烧成灰撒。

    大小:261M更新时间:2022-12-19 17:45:26去学习
  • 白头翁

    白头翁

    白头翁。别名:野丈人,胡王使者,白头公。主治:清热凉血,解毒。治热毒血痢,温疟寒热,鼻衄,血痔。①《本经》:主温疟狂易寒热,癥瘕积聚,瘿气,逐血止痛,金疮。②《别录》:(主)鼻衄。③陶弘景:疗毒痢。④《药性论》:止腹痛及赤毒痢,治齿痛,主项下瘤疬。主百骨节痛。⑤《日华子本草》:治一切风气及暖腰膝,明目,消赘。子:功用同上。⑥《伤寒蕴要》:热毒下痢紫血鲜血者宜之。⑦《本草汇言》:凉血,消瘀,解湿毒。⑧《本草备要》:治秃疮、瘰疬、疝瘕、血痔、偏坠,明目,消疣。⑨《纲目拾遗》:去肠垢,消积滞。⑩《现代实用中药》:疗咽肿。。用法:内服:煎汤,3~5钱(鲜者0.5~1两);或入丸、散。外用:捣敷。

    大小:261M更新时间:2022-12-19 17:45:25去学习
  • 荛花

    荛花

    荛花。别名:灰白荛花,黄荛花。主治:泻水饮,破积聚。治留饮,咳逆上气,水肿,癥瘕痃癖。①《本经》:主伤寒温疟,下十二水,破积聚、大坚癥瘕,荡涤肠胃中留癖、饮食,寒热邪气,利水道。②《别录》:疗痰饮咳嗽。③《药性论》:治咳逆上气,喉中肿满,痃癖气块,下水肿等。。用法:内服:煎汤,0.8~1.5钱;或入丸剂。

    大小:261M更新时间:2022-12-19 17:45:23去学习
  • 鼠脂

    鼠脂

    鼠脂。别名:。主治:①《本草图经》:主汤火疮。②《纲目》:主耳聋。。用法:涂敷或滴耳。

    大小:261M更新时间:2022-12-19 17:45:22去学习
  • 木槿叶

    木槿叶

    木槿叶。别名:槿叶。主治:①《品汇精要》:主肠风,痢后热渴。②《本草汇言》:能除诸热。滑利能导积滞,善治赤白积痢,干涩不通,下坠欲解而不解,捣汁和生白酒温饮。。用法:内服:煎汤,鲜者1~2两。外用:捣敷。

    大小:261M更新时间:2022-12-19 17:45:21去学习
  • 梨木皮

    梨木皮

    梨木皮。别名:。主治:《纲目》:解伤寒时气。。用法:内服:煎汤,3-9g;或研末,每次3g。

    大小:261M更新时间:2022-12-19 17:45:19去学习
  • 鸭儿芹根

    鸭儿芹根

    鸭儿芹根。别名:。主治:发表散寒,止咳化痰。治风寒感冒,水呛咳嗽,跌打损伤。①《贵州民间方药集》:止咳化痰。治水呛咳嗽。②《贵州草药》:发表散寒,温肺止咳。。用法:内服:煎汤,0.2~1两;或研末冲服。

    大小:261M更新时间:2022-12-19 17:45:18去学习
  • 鲩鱼胆

    鲩鱼胆

    鲩鱼胆。别名:。主治:①《本草拾遗》:主喉闭,取胆和暖水搅服之。②《纲目》:一切骨鲠、竹本刺在喉中,以酒化二枚,温呷取吐。。用法:外用:适量,胆汁滴耳、滴眼或搽。骨服:入丸、散,1.5-2g。

    大小:261M更新时间:2022-12-19 17:45:16去学习
  • 水牛角

    水牛角

    水牛角。别名:沙牛角。主治:清热、凉血、解毒。治热病头痛,壮热神昏,斑疹,吐衄,小儿惊风,喉痹咽肿。①《别录》:疗时气寒热头痛。②《日华子本草》:煎,治热毒风并壮热。③《纲目》:治淋,破血。④《陆川本草》:凉血解毒,止衄。治热病昏迷,麻痘斑疹,吐血,衄血,血热,溺赤。⑤《四川中药志》:治风热头痛,喉头红肿,小儿惊风及吐血。。用法:内服:煎汤,1.5~3钱;或入散剂。

    大小:261M更新时间:2022-12-19 17:45:14去学习
  • 叶子花

    叶子花

    叶子花。别名:宝巾,芳杜鹃,九重葛,三角花,紫三角,紫亚兰。主治:活血调经;化温止带。主血瘀经闭;月经不调;赤白带下《昆明民间常用草药》:调和气血。治妇女赤白带下,月经不调。。用法:内服:煎汤,3~5钱。

    大小:261M更新时间:2022-12-19 17:45:13去学习
  • 兔脑

    兔脑

    兔脑。别名:。主治:治胎产不利,冻疮,火伤,皮肤皲裂。①《别录》:疗冻疮。②《圣惠方》:手足皲裂成疮,生涂之良。③《纲目》:催生滑胎。。用法:内服:入丸剂。外用:捣敷。

    大小:261M更新时间:2022-12-19 17:45:12去学习
  • 阿魏

    阿魏

    阿魏。别名:熏渠,魏去疾,阿虞,形虞,哈昔泥,五彩魏,臭阿魏。主治:消积,杀虫。治癥瘕痞块,虫积,肉积,心腹冷痛,疟疾,痢疾。①《唐本草》:主杀诸小虫,去臭气,破癥积,下恶气。②《千金翼方》:主一切疰恶气。③《海药本草》:主心腹中冷。④《口华子本草》:治传尸,破癥癖,冷气,辟温,治疟,兼主霍乱心腹痛,肾气,温瘴,御一切蕈菜毒。⑤朱震亨:消肉积。⑥《本草会编》:解自死牛、羊、马肉诸毒。⑦《本草通玄》:截疟,止痢,解毒,止臭。⑧《新疆中草药手册》:治神经衰弱,慢性气管炎。。用法:外用:熬制药膏或研末入膏药内贴。内服:入丸、散,3~5分。

    大小:261M更新时间:2022-12-19 17:45:11去学习
  • 巴豆叶

    巴豆叶

    巴豆叶。别名:双眼龙叶,大叶双眼龙叶)。主治:治疟疾,疮癣,跌打损伤,蛇伤。①《岭南采药录):治恶疮,痰核。疮癣,疥癞等疾。②《南宁市药物志》:治蛇伤,理跌打。。用法:内凰研末酒冲。1~5厘;或胶囊装。外用:煎水洗或捣敷。

    大小:261M更新时间:2022-12-19 17:45:10去学习
  • 兔血

    兔血

    兔血。别名:。主治:《纲目》:凉血、活血,解胎中热毒,催生易产。。用法:内服:多入丸剂。

    大小:261M更新时间:2022-12-19 17:45:09去学习
  • 淡竹笋

    淡竹笋

    淡竹笋。别名:中母笋。主治:汪颖《食物本草》:消痰。除热狂,壮热头痛,头风,并妊妇头旋颊仆,惊悸,温疫,迷闷,小儿惊痫,天吊。。用法:内服:煎汤,1~2两。

    大小:261M更新时间:2022-12-19 17:45:08去学习
  • 土良姜

    土良姜

    土良姜。别名:野姜,良姜。主治:①《昆明药植调查报告》:治气痛,胃痛,腹痛。②《云南中草药》:温胃,散寒,燥湿。治胃寒痛,消化不良,疟疾。。用法:内服:煎汤,0.8~1.5钱;或研末。

    大小:261M更新时间:2022-12-19 17:45:05去学习
  • 独行千里

    独行千里

    独行千里。别名:扣钮子。主治:《常用中草药彩色图谱》:破血散瘀,消肿止痛,舒筋活络。治跌打肿痛,咽喉肿痛,腹痛,牙痛,风湿骨痛,筋骨不舒,闭经,止血。。用法:内服:煎汤,0.5~1钱(小儿3~5分)。外用:研末调敷或浸酒搽。

    大小:261M更新时间:2022-12-19 17:45:04去学习
  • 麦奴

    麦奴

    麦奴。别名:小麦黑敦,小麦奴,鬼麦,霉麦。主治:①《本草拾遗》:主热烦,解丹石、天行热毒。②《纲目》:治阳毒温毒,热极发狂,大渴及温疟。。用法:2~5厘。

    大小:261M更新时间:2022-12-19 17:45:03去学习
  • 莳萝子

    莳萝子

    莳萝子。别名:时美中,莳萝椒,小茴香,瘪谷茴香,土茴香。主治:温脾肾,开胃,散寒,行气,解鱼肉毒。治痧秽呕逆,腹中冷痛,寒疝,痞满少食。①《本草拾遗》:小儿气胀,霍乱呕逆,腹冷不下食,两肋痞满。②《海药本草》:主膈气,消食,温胃,善滋食味,多食无损。③《日华子本草》:健脾,开胃气,温肠,杀鱼肉毒,补水脏及壮筋骨,治肾气。④《医林纂要》:润肾补肾,补命门,暖丹田,开胃调中,上达膻中,舒肝木,达阴郁,舒筋,下除脚气,治寒疝。⑤《随息居饮食谱》:温胃健脾,散寒止痛,杀虫消食,调气止呕,定腰、齿疼,解鱼肉毒。。用法:内服:煎汤,0.8~1.5钱;或入丸、散。

    大小:261M更新时间:2022-12-19 17:45:02去学习